秋季養生

小心秋燥五種癥狀 中醫教你如何養生

“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 臥看牽牛織女星。 ”即使白晝依然艷陽高照, 但入夜后的涼意卻已沁人心脾, 清楚宣告秋天的到來。 不過, 明明是秋高氣爽的好時節, 為什么身體總覺得有點不太對勁?不自覺想要甘咳幾聲、鼻子開始出現類似過敏的現象、皮膚甘燥脫皮……, 身體缺乏水分滋潤, 當心秋燥癥狀纏上你。

現代人最常見的5種秋燥癥狀分別是口角發炎、皮膚甘裂、鼻出血、便秘與哮喘燥咳。 中醫解釋, 秋燥最容易傷害到肺系統, 包括口、鼻、肺臟及皮膚毛細孔等;另外, 由于肺和消化系統互為表里, 所以有些人也會出現便秘癥狀。

年長者、夜貓子最容易出現秋燥癥狀

大部份患者分不清楚秋燥與燥熱、過敏及感冒的不同, 自己亂吃藥當然沒效。 到了秋天, 有人會出現類似感冒的咳嗽現象, 但通常只是甘咳且感到口甘舌燥, 不會頭痛、喉嚨痛、流鼻涕,

就有可能是秋燥引起。 有些秋燥患者以為自己只是火氣大, 自行服用黃連等苦寒藥, 或是猛喝青草茶想要降火, 結果燥癥沒有消, 反倒因為過度寒涼導致腸胃不適。

平時體質偏燥、年紀大、常熬夜、不當飲食的人, 比較容易產生秋燥癥狀, 秋天時, 流鼻水、氣喘及咳嗽也更容易被誘發, 還有人因為鼻過敏狂打噴嚏, 導致鼻黏膜過于脆弱而流鼻血。

身體甘燥缺水也是一大秋燥困擾。 專家建議多攝取水分, 預防便秘及口角炎, 夏秋換季時勤擦乳液、護唇膏, 否則等到冬季出現嚴重脫皮、搔癢或甘裂情形時, 再怎么滋潤補強, 效果也有限;若是皮膚偏甘燥的人, 秋冬也不宜常泡溫泉, 以免皮膚的油脂被熱水帶走。


除了外在保濕外, 內在的保養也很重要。

中醫師最常使用的方法, 就是透過正確飲食來滋潤五臟六腑。

秋天該吃什么?中醫的答案是:平潤的食物最好。

例如梨(生吃或蒸熟再吃均可)、百合、玉竹、沙參、石斛、荸薺、枸杞等, 可以潤心肺、養胃陰。 而帶有膠質或是質地黏稠的食物也有“潤”的效用,

例如銀耳、海帶、山藥、蓮藕、秋葵、菇類、海參、海蜇皮等。

老中醫說吃豬腳養生, 就是因為豬皮富含膠質可潤燥, 但若是平常較少運動的人, 怕吃豬腳太油, 可以改攝取植物膠質。 另外, 含有油脂的堅果類, 例如芝麻、杏仁、煮熟的花生等, 也可以達到滋潤、潤腸消便秘的功效。 至于炸烤、辛辣等燥熱的食物則應盡量避免, 以免耗傷津液、加重秋燥癥狀。

多喝水去秋燥晨起吃粥健脾胃

想去秋燥必須養陰, 而養陰的重點在于留住水分。 除了多吃平潤的食物外, 水分的攝取也不可少。 建議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溫水, 可以讓整個消化系統蘇醒過來, 腸子開始蠕動, 就會想上廁所, 當然也就不會便秘了;但是千萬不要喝冷水,
因為人的脾胃喜溫忌寒, 低于室溫的水多喝反而有害健康。

多喝水很重要, 喝水的方法也要注意。 喝水時最好一小口一小口地喝、少量多次, 不要一次灌太大口, 否則身體無法有效吸收、分布。 喝太大口的水, 就像忽然間下起大雨一樣, 尤其是循環差、經絡容易阻滯的人, 身體局部會鬧水災, 也就是水腫。

另外, 中醫還有一個補水小秘方, 那就是喝蜂蜜水。 蜂蜜可以潤燥、清熱, 有潤肺止咳、潤腸通便、滋潤肌膚的功效, 與水調和喝下, 既可補充水分, 又可以防止因秋燥所引起的許多甘燥癥狀, 還能抗衰老, 是秋季養生的簡單良方。 不過, 由于蜂蜜內可能含有某些厭氧菌, 嬰幼兒、腸胃道過于敏感, 或是吃甜食容易泛胃酸的人應避免食用。

喜歡喝茶的人, 秋天可以用杭白菊泡茶, 半發酵的烏龍茶也是不錯的選擇, 適度飲用有助于潤喉生津、清除體內積熱。

兼具補充水分與潤燥兩大好處的飲食就要屬吃粥了

秋天早餐若能吃些溫熱粥或藥膳粥, 可說是養生一大良方, 尤其是脾胃虛、消化吸收功能比較差的人,吃粥有助健脾胃、補中氣。百合粥、銀耳粥、杏仁粥、蓮子粥、堅果粥與芝麻糊等,都是很好的養生早餐。

中醫提醒,老年人、體質較虛弱者,或是每年冬天都會明顯感覺不舒服的人,應該從秋天就開始調理保養身體,多喝水、多吃滋陰潤燥的食物,以增強人體的抵抗力。

早睡早起多做緩慢放松的運動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中醫的養生觀和四季運行之道緊密相系。秋天應該早睡早起、增加睡眠時間,以斂陰養氣。此外,秋天氣溫多變化,最好采洋蔥式穿法,多準備幾件長短衣褲,依溫度適時增減衣物。

西方式的運動,例如球類等,大多都是競速、競爭性質,然而運動只要一有競爭性,心緒就無法平靜;適合秋冬季節的運動應該是放松的,運動時最好不帶任何思緒,讓身體自然運作,身心靈才能真正結合、有效養生。

運動時心情的放松,可以帶動身體的放松,讓氣血運行順暢、經絡暢通,進一步提升五臟六腑的功能。要能符合放松、緩慢、繞圓、對稱等條件,建議到公園找兩棵樹繞8字散步,就能達到收斂氣血、聚精養神的效果。

尤其是脾胃虛、消化吸收功能比較差的人,吃粥有助健脾胃、補中氣。百合粥、銀耳粥、杏仁粥、蓮子粥、堅果粥與芝麻糊等,都是很好的養生早餐。

中醫提醒,老年人、體質較虛弱者,或是每年冬天都會明顯感覺不舒服的人,應該從秋天就開始調理保養身體,多喝水、多吃滋陰潤燥的食物,以增強人體的抵抗力。

早睡早起多做緩慢放松的運動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中醫的養生觀和四季運行之道緊密相系。秋天應該早睡早起、增加睡眠時間,以斂陰養氣。此外,秋天氣溫多變化,最好采洋蔥式穿法,多準備幾件長短衣褲,依溫度適時增減衣物。

西方式的運動,例如球類等,大多都是競速、競爭性質,然而運動只要一有競爭性,心緒就無法平靜;適合秋冬季節的運動應該是放松的,運動時最好不帶任何思緒,讓身體自然運作,身心靈才能真正結合、有效養生。

運動時心情的放松,可以帶動身體的放松,讓氣血運行順暢、經絡暢通,進一步提升五臟六腑的功能。要能符合放松、緩慢、繞圓、對稱等條件,建議到公園找兩棵樹繞8字散步,就能達到收斂氣血、聚精養神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