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

幼兒在夏季長期發熱怎麼辦?

由於小兒臟腑嬌嫩, 陰陽稚弱, 機體調節機能未臻完善, 不能耐受外界炎熱氣候的薰蒸, 每逢夏季氣候炎熱之時, 常易出現長期發熱不退、口渴、多飲、多尿、汗閉或少汗等症狀, 此即小兒夏季熱。 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 我國夏季氣溫有日益增高的趨勢, 隨之而來的小兒夏季熱也越來越多。

本病的發生與氣候有密切的關係, 一般發病時間多集中於6、7、 8三個月, 在南方各省, 因夏季炎熱時間較長, 故發病時間亦相應較長, 秋涼以後, 症狀均能自然消失。 小兒夏季熱的診斷並不困難, 一般說, 嬰幼兒在夏季長期發熱,

兼見汗閉或少汗, 口渴, 多尿, 但體檢和實驗室檢查無異常者, 即可確診(需注意與其他長期發熱的疾病相鑒別)。

夏季熱為嬰幼兒時期特有的疾病, 是小兒臟腑功能稚弱的結果, 體質因素是發病的主要原因, 外界氣候炎熱則是發病的條件。 雖然本病以發熱為主要臨床表現, 但其治療必須根據患兒體質的不同, 辨證用藥, 不能單純退熱。 根據臨床表現特點和發病機理的不同, 中醫一般把小兒夏季熱分為暑傷肺胃、脾陽不振、下虛上盛三種證型。

暑傷肺胃型:本型多見於素體陰虛者, 症狀發熱口渴、多尿、汗閉或少汗, 煩躁不寧, 唇紅乾燥, 咽幹, 舌質紅, 苔薄白或薄黃, 脈滑數, 指紋紫, 治以清暑護陰為法。 藥用西洋參2克, 麥冬9克,

知母 9克, 竹葉6克, 黃連6克, 石斛9克, 荷梗6克, 梗米9克, 西瓜翠衣15 克, 半夏3克, 地骨皮9克, 白薇6克, 陳皮6克, 蓮子芯6克, 建曲6克, 甘草3克(此藥量適用於5~7歲小兒, 下同)。 日1劑, 水煎服。

脾陽不振型:本型多見於脾胃素虛或久病不愈的患兒, 症狀發熱口渴, 面色白, 氣短懶言, 肢軟乏力, 睡時露睛, 納呆腹脹, 大便溏薄, 小便清長, 舌質淡潤, 苔薄少, 邊有齒印, 脈虛大或軟弱無力, 指紋淡。 治以扶脾益氣為法。 藥用人參3克, 白術9克, 黃芪15克, 當歸6克, 陳皮6克, 升麻3克, 山藥9克, 滑石9克, 澤瀉6克, 麥冬9克, 葛根9克, 茯苓9克, 建曲9克, 甘草3克, 日1劑, 水煎服。

下虛上盛型:本型多見於脾腎兩虛的患兒, 症狀發熱口渴, 多飲多尿, 汗閉, 精神萎靡, 虛煩不安, 面色蒼白無華, 下肢清冷, 納呆脘痞, 小便頻數清長,

大便稀薄, 舌質淡, 苔薄少, 脈細微而數, 指紋淡紅。 治以溫下清上為法。 藥用補骨脂9克, 覆盆子6克, 菟絲子6 克, 益智仁6克, 鱉甲12克, 黃芩12克, 柴胡6克, 半夏6克, 黨參12 克, 石斛9克, 白芍6克, 知母6克, 陳皮9克, 白術9克, 甘草3克, 日 1劑, 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