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養生

古人陳直注重對脾胃進行食物調養

陳直, 宋代元豐中人, 曾任承奉郎泰州興化縣令, 生平不詳。 所著《養老奉親書》, 成書年代不晚於1085年, 是我國現存的早期老年病學專著。

貢獻:《養老奉親書》對老年醫學的主要貢獻在於, 首先系統闡述了老年人的病機。 陳直認為老年人的體質和心理有其特點, 例如:“進入老年後, 氣血漸衰, 真陽氣少”、“神氣浮弱, 返同小兒”、“五臟衰弱, 腸胃虛薄”、“腎水衰而心火盛”等;在心理上, 老年人與青壯年亦不同, 常“形體雖衰, 心亦自壯”, 但不能隨時人事逐其所欲, 且老人性格多孤僻, 容易傷感, 因而易發病。

其次, 陳直注重對脾胃進行食物調養,

認為脾胃是“養老人之大要”。 《養老奉親書》自始至終重視脾胃, 全書共列方232首, 其中食療方162首, 表明該書是以食療作為老年病治療的主要方法。 陳直同時還指出, 人若能知食物性質而調配, 則勝用藥。

《養老奉親書》所制定的食療方劑, 是將藥物和食物混合, 加入佐料, 做成既保持藥效, 又鮮美可口的食品、飲料或菜肴, 供老人食用, 其中軟食類包括粥、羹、餛飩等;硬食類有素餅等;飲料類有湯、酒乳、茶等;菜肴類有炙、膾、醃、煎四種。 陳直還在總結前人的基礎上, 對食療方法加大擴充, 指出服用方法因人、因時、因藥、因病而靈活變通, 豐富了祖國醫學的食療內容。

此外, 重視老人生活起居, 做到防重於治, 是《養老奉親書》的又一特色,

該書對老人起居護理、食藥調配、精神保健、四時攝養等, 論述都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