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常識

健康常識

春季養生學會這3招,就和醫院說拜拜了!

清明節, 春意盎然, 正是養生和踏青的好時候!不如趁著假期, 抽出時間在郊外或者公園, 散散步, 陶冶情操, 更是養生。 春天萬物復蘇, 天氣也暖和起來, 但是春季也容易滋生病菌, 如果能學會養生, 也許都不用再往醫院跑了!

清明養生先養肝 需注重情志調攝

《素問·舉痛論》認為“百病生於氣”, 人體氣機的調達, 有賴於肝疏泄功能的發揮。 春季在人體應肝, 肝屬於木, 而今年是木運不足之年, 加上司天的燥金克木, 更容易出現肝氣偏弱, 肝的疏泄、升發之用受礙。

《素問·經脈別論》有“生病起於過用”論, 就包括情感的過用。 清明時節又是憑弔先人、懷念故人的時候, 杜牧《清明》詩言“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容易觸景生情、肝氣不舒、情志不暢, 過思傷脾、過憂傷肺。

因此, 清明節期間應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情, 使精神愉快, 氣血調暢, 使一身之陽氣活活潑潑地運行、生髮, 以符合春陽萌生的規律。

起居運動有講究 清明踏青不負春光

1、適時增減衣物 正確“春捂”

古人養生十分注重“三寒兩倒七分飽”。 所謂“三寒”即包括倒春寒。 雖然已近暮春, 天氣轉暖, 一派欣欣向榮, 但因為今年運氣特點, 這一時段會出現熱、燥偏勝, 有勝就有複, 火、燥偏勝, 運氣就可能出現寒潮來報復, 以自我調穩。

“倒春寒”還是很厲害的, 民間有“春凍如馬啃”之說;所以明代養生家高濂在《遵生八箋·四時調攝箋》中告誡我們:“天氣寒喧不一, 不可頓去棉衣……身覺熱甚, 少去上衣, 稍冷, 莫強忍, 即便加服。 ”, 也應俗語“春捂”之說。

2、睡好子午覺祛“春困”

所謂“兩倒”就是睡子午覺。 《靈樞・大惑論》說“陽氣盡則臥, 陰氣盡則寤”。 晚上子時是陰氣最勝、陽氣最弱的時候, 所以這個時候要臥而睡眠, 最好在夜裡11點前要入睡;

中午是陽氣最勝、陰氣最弱之時, 要“寤”, 寤宿就是醒而臥, 就是中午11點到1點這個時段要小憩會, 打個盹, 這也是祛除“春困”, 保持精力的好方法, 午休時間不宜過長, 30分鐘左後即可。

3、清明踏青 不負春光

清明節古代又叫踏青節, 古人習慣在這一天踏青、探春、尋春。 宋人范成大《春日田園雜興》雲:“高田二麥接山青, 傍水低田綠未耕。 桃杏滿村春似錦, 踏歌椎鼓過清明。 ”這一時段可以結伴而行, 踏青、爬山、郊遊, 感受春天的氣息。

不要宅在家裡, 更不要週末賴在被窩中。 如此方能不負春光、又能達到運動養生的功效, 兩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