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靜心療法讓失眠靜靜遠離你(1)

亞健康從而導致失眠發生的事例, 在我們的身邊比比皆是。 面對這種不能入眠的困擾, 不是我們一天兩天一片兩片吃吃安眠藥就能解決的, 更長久的問題在於, 這是身體不舒適而自然流露的一種狀態, 所以想要改善就必須從調節身體開始。 同時呢, 我們還可以採取一些自然療法, 慢慢改善失眠的現象。

當今社會, 不能睡好覺的人比能睡個安穩舒適覺的人多。

影響睡眠的因素當然是多種多樣的, 一個很大的因素恐怕就是精神緊張。 腦神經一直繃著, 不得絲毫放鬆, 在該睡眠的時候總想著解開生活工作中的“一萬個結”,

如何能夠安然入眠?長期睡眠不好, 勢必導致焦慮緊張和神經衰弱, 大大影響工作、學習和生活。

俗話說:“心病還須心藥醫。 ”失眠用純粹的鎮靜劑和安眠藥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的。 長期依賴安眠藥可導致老年癡呆症。 改善睡眠的好方法還在於自我內心的調適技術。 這裡介紹一種源於道家的養生方法, 對失眠和神經衰弱有良效——陳攖甯先生所傳授的“靜”療法。

本期採訪專家, 原中國道教協會會長, 在深研《莊子》書中的“聽息法”基礎上, 結合自身60多年的習練經驗,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向社會推廣“靜”療法。 靜簡單易行, 男女老少皆宜。

靜可以使大腦保持安靜, 排除一切雜念, 這是改善失眠和神經衰弱的有效方法。

但是由於人們思想習慣由來已久, 要它一下子停止思維活動, 任何事物都不想, 這很難辦到。 為求達到“靜”這個目的, 古人曾探研出許多方法, 如數息、止觀、誦經、禪坐、心存丹田或眼觀鼻端等等。 這些方法的主要作用都是在幫助自己降服自己的念頭。 相比較而言, 莊子的“聽息法”更好一些。

所謂聽息法, 就是聽自己的呼吸之氣。 這種聽呼吸的方法是《莊子》書上的妙法。 初下手時, 只用耳根, 不用意識, 更不是專心死守鼻竅或肺竅(兩乳之間的膻中穴), 也不是聽鼻中有什麼聲音, 而只是自己覺得一呼一吸的下落, 勿讓它瞞過, 就算對了。 至於呼吸的快慢、粗細、深淺等, 皆任其自然變化。

這樣聽息聽到後來, 雜念全無, 連呼吸也忘了。

漸漸地入于夢鄉, 這才是神經得靜養和神經衰弱恢復到健康狀態的最佳時機。 這時就要乘這個機會熟睡一番, 切不可勉強提起精神和睡意相抵抗, 否則對疾病的康復有損無益。

睡醒之後, 可以從頭再做聽息法, 則又可安然入睡。 如果是在白天睡了幾次, 不想再睡了。 則不妨起來到外面稍微活動, 或到樹木多、空氣新鮮的地方站著做幾分鐘深呼吸, 也可做柔軟體操或打太極拳, 但要適可而止, 勿使身體過勞。 然後, 回到房內或坐或臥, 仍舊做聽息的工夫, 還可以入於熟睡的境界。

即使有時聽息一時不能入睡, 只要堅持聽息就對全身和神經有益處。 一般說來, 聽息法可以根治失眠症, 毫無流弊, 而且與黃帝《內經》上所說的“陽入于陰”的理論相合(《黃帝內經·靈樞大惑篇》載曰:“衛氣常留于陽,

則陽氣盛, 不得入于陰, 則陽氣虛, 故目不瞑”)。

(實習編輯:吳日途)

返回保健首頁 我來評兩句 關於 亞健康 亞健康調節 亞健康狀態 的更多資訊 “不睡覺”法 幫你治療失眠失眠的類型及解決辦法舒適的睡眠環境有助改善失眠對失眠者的十點建議 網友評論: 已有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