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生

“春燥”吃什麼?

 專家提醒, 預防“春燥”最好的方法就是加強日常保健。

飲食調養, “清潤”為宜

氣候乾燥, 人體內缺水, 易傷津液, 但是光喝白開水, 並不能完全抵禦春季乾燥帶來的負面效應。 飲食調養是預防春季乾燥的最佳方法。 我國古代就有對付春季乾燥的飲食良方:“朝朝鹽水, 晚晚蜜湯。 ”所以, 平時可適當多飲些開水、淡茶、豆漿、牛奶以及蜂蜜等飲料, 還應多吃能滋陰潤燥的蔬菜水果, 如蘿蔔、銀耳、蓮藕、蓮子、百合、梨、蘋果、柿子、香蕉、烏梅等, 可以清泄燥邪, 滋潤臟腑, 生津養液。 《本草綱目》上記載, 蜂蜜有清熱、解毒、潤燥等功效,

是健康長壽的妙藥。 在春季, 每天早上起床後, 可以喝一大杯溫蜂蜜水, 對化解“春燥”很有好處。 此外, 春季還應不吃或少吃辛辣煎炸燒烤類食品, 如辣椒、花椒、桂皮、生薑、蔥及酒等, 特別是生薑。 這些食品屬於熱性, 又在烹飪中失去不少水分, 食後容易上火, 加重春季乾燥。

起居有常, 堅持鍛煉

早睡早起可以收斂神氣, 使肺氣不受燥邪的損害, 從而保持肺的清肅功能。 積極參加體育活動, 如散步、慢跑、練拳、打球等, 長期堅持體育鍛煉能夠提高心肺功能和免疫力, 對春季乾燥帶來的種種隱患, 能起到預防和緩解的作用。

勤習吐納, 防燥保健

中醫素有“腎液為唾”之說, 認為唾液的盈虧與腎的盛衰息息相關。 因此, 老年人應常做漱泉術。

即每日清晨洗漱完畢, 於靜室內閉目靜坐片刻, 先叩齒36下, 然後用舌在口中攪動, 待唾液滿口後分3次咽下, 並用意送至丹田, 再緩緩將氣從口中呼出, 呼氣時口唇微張, 但不要出聲, 如此反復36次, 稍停片刻, 兩手握拳, 左右各做3次。 若按此法早晚各做一次, 對預防春季乾燥大有裨益。 另外, 老年人在起居上應做到早臥早起, 以收斂神氣, 從而保持肺的清肅功能。

調暢情志, 心態平和

陰虛的人, 虛火偏旺, 久則內耗陰津。 尤其到了春季, 虛熱現象更為明顯。 因此, 春季也要重視精神調養, 以平和的心態看待一切事物, 以順應春季升發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