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

立秋時節宜養肺護肝 祛暑滋陰

秋天的主要氣候特點是乾燥, 空氣中缺少水分, 人體同樣缺少水分。 為了適應秋天這種乾燥的特點, 那麼, 我們人體就必須經常給自己“補液”, 以緩解乾燥氣候對於我們人體的傷害。 多喝水也就成了我們對付“秋燥”的一種必要手段。 但是, 如果我們光喝白開水, 並不能完全抵禦秋燥帶給我們的負面效應。

水分進入人體後, 很快就會被蒸發或排泄出體外, 所以, 我國古代醫學家就替我們提供了一條對付秋燥的最佳飲食良方:“朝朝鹽水, 晚晚蜜湯。 ”換言之, 喝白開水, 水易流失, 若在白開水中加入少許食鹽,

情況就大不同了, 那就不那麼容易流失了。 這種方法, 與我們現代醫學中的給病號補充生理鹽水是一個道理。 白天喝點鹽水, 晚上則喝點蜜水, 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 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 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 一舉三得。

立秋飲食宜祛暑滋陰

立秋時節, 晝夜溫差加大, 在飲食上應堅持祛暑清熱, 多食用一些滋陰潤肺的食物。 醫學專家認為, 秋季燥氣上升, 易傷津液, 因此, 在飲食上應以滋陰潤肺為宜, 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鳳梨、乳品等柔潤食物, 以益胃生津。 另外, 多吃豆類等食物, 少吃油膩厚味之物。

考慮到天氣還可能會依舊炎熱, 市民可通過多吃蔬菜、水果來降暑祛熱,

還可及時補充體內維生素和礦物質, 中和體內多餘的酸性代謝產物, 起到清火解毒的作用。 蔬菜應選擇新鮮汁多的, 如:黃瓜、冬瓜、番茄、芹菜等。 水果應食用養陰生津之品, 如:葡萄、西瓜、梨、香蕉。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 立秋之後生食大量瓜類、水果容易引發胃、腸道疾患。 因此, 脾胃虛寒者注意不宜食用過多。

早晚溫差漸大預防感冒

立秋過後, 再加上時而來襲的颱風影響, 可以明顯感覺到現在的晝夜溫差逐漸變大。 白天炙熱的氣溫到了晚上, 就會開始變得清涼起來, 因此, 早晚溫差過大容易引起頻發感冒等。 提醒市民在衣著和居家休息方面, 應更注意防止夜間著涼。

一些市民習慣于在家赤膊睡覺, 再加上空調溫度設定太低,

夜晚睡眠時寒氣侵體, 體質下降, 誘發感冒、肩頸疼痛等疾病。 專家表示, 立秋過後, 天氣將逐漸轉涼, 提醒廣大市民在居家環境中不宜24小時空調全開, 尤其是夜間, 儘量少用空調。 可趁早晚清涼時分勤開窗戶通風, 流通空氣, 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另外, 近來突發降雨天氣較多, 市民出門當心淋雨, 容易引起身體不適。 提醒出門時最好隨身攜帶雨具, 或備件衣物, 以備不時之需。

立秋時節宜養肺護肝

立秋將至, 初秋時節應重點養護哪些部位­預防哪些疾病­可選用何種方法來調理、養護身體呢­中醫專家認為, 立秋過後, 肺與秋季相應, 而秋季乾燥, 氣燥傷肺, 容易產生疾病, 因此需要潤燥、養陰、潤肺。 而此時, 肝臟、心臟及脾胃還處於衰弱階段,

因此, 立秋過後肺功能開始處於旺盛時期, 因此要加強調養, 使肺氣不要過偏, 影響機體健康。

專家指出, 要適當多潤肺, 多補充水分, 少食辛辣、燒烤、油膩、傷胃的食物, 相反, 可多吃點果仁類的食物。 起居還宜早起早臥, 多呼吸新鮮空氣, 多做深呼吸, 以及時排出體內的有害物質。 注意不做劇烈運動, 不過度勞作, 可適度慢跑, 促進血液迴圈, 增強體質。

另外, 在肺盛之時易影響到肝, 而肝主情志, 疏洩氣血, 肝氣受制的秋天, 人們容易出現情緒低落等表現, 表現在生理方面則為容易引起氣血失調等疾病的發生, 比如:內分泌紊亂等問題, 像月經失調、心慌心悸、失眠問題等。 當出現此類現象時, 可通過養陰、柔肝、疏解等方法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