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世上真有“啞藥”嗎.

在一些戲劇和電影中, 有用“啞藥”讓服藥者變成啞巴的情節, 這種啞巴雖然不能開口講話, 但有良好的聽力, 能聽懂別人說話, 並作出相應的動作, 這就與一般的聾啞人不同。 那麼, 世界上真的有這種“啞藥”嗎?答案是否定的。

失語與藥物關係不大 “啞”字的一種理解是失語, 即不能說話。 失語是指大腦言語中樞病變引起的言語功能障礙, 發生於多種大腦疾病, 如腦外傷、腦膿腫或腦血管意外等。 失語者能聽到語言, 但不能理解是什麼意思, 所謂只聞其聲, 不解其意, 也就不能作出正確的回答。 失語與服用藥物關係不大,

因此, 也不支持有“啞藥”之說。

啞常由聾引起

言語是人類特有的功能。 人會說話是由於從小生活在語言的氛圍中, 聽覺正常的孩子不斷聽到各種語言, 促使自己的大腦皮質語音中樞的發育, 逐漸豐富詞彙, 成為語言發育完善的成年人。 許多啞巴因為先失去聽力進而失去學習言語的機會。

然而即使有聽力, 如果在6歲之前沒有學說話, 也會成為啞巴——從森林中抱回來的狼孩, 儘管對其進行專門教育, 也很難使其講話的事實, 可以證實。

嘶啞可由藥物引起

“啞”字的另一種理解是嘶啞, 即說不出話來。 有些藥物使用不當可影響嗓音, 輕則會有咽幹, 講話或唱歌困難, 重則長期嘶啞, 但絕不會影響語言功能。 用男性激素如甲基睾丸素、苯丙酸諾龍等可造成暫時性或永久性嘶啞。

有些藥物在治療過程中有一些口幹的副作用, 如用顛茄、阿托品或普魯本辛治療急腹症, 用異丙嗪(非那根)、苯海拉明治療過敏性蕁麻疹、哮喘等, 均可有聲音嘶啞。

服用過量的溫熱性中藥, 如桂枝、麻黃、細辛、肉桂、鹿茸、附子、紅參等亦可有咽幹及嘶啞等副作用。 所幸藥物的影響大多數是可逆的, 停藥後一般都會逐漸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