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

怎樣調養防秋燥

立秋後, 易受風涼, 甚至舊病復發或染新病, 醫學上稱之為 “秋燥症”。

秋季易傷津液, 要適當多飲些開水、淡茶, 豆漿以及牛奶等飲料還應多吃些蘿蔔、番茄、豆腐、銀耳、梨、柿子、香蕉等具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功效的食物。 暮秋時節, 人的精力開始封藏, 進食滋補品較易被機體消化吸收、藏納, 有利於改善臟器功能, 增強人體素質。 另外飲食上還應注意暖腹, 禁食生冷。

中醫素有“腎液為唾”之說, 認為唾液的盈虧與腎的盛衰息 息相關。 因此每日清晨洗漱完畢, 於靜室內閉目養神片刻, 然後 叩齒36下, 用舌頭在口中攪動,

待口中唾液滿時, 漱練三遍, 分三次咽下, 並用意送至丹田, 再緩緩將氣從口中呼出, 呼氣時口唇微張, 不要出聲。 如此反復36次, 稍停片刻, 兩手握拳, 左右各做三次, 此法早晚各做一遍, 對預防秋燥大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