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

炎暑天已結束處暑後小心秋燥多睡會

核心提示:進入“燥熱”的秋季, 擁有良好的情緒是工作、學習、生活的保證, 而良好的情緒離不開睡眠和運動。 因此, 市民在保證睡眠品質的同時, 在適當時候秋游, 登高望遠, 調節情緒。

增加睡眠

處暑是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 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 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 因此, 從養生的角度來看, 此時起居作息應作相應調整。

增加睡眠一小時, 並且保證有品質的午覺, 可以讓人保持精神, 也可在冬天來臨之前保存能量, 養精蓄銳。 尤其是對於老年人, 隨著年齡的增加, 老年人的氣血陰陽俱虧,

會出現晝不精, 夜不瞑的少寐現象。 因此可以在晚上提早入睡, 並且堅持午睡的好習慣, 即使睡不著, 但閉目養神也是對身體有好處的。

吃清淡食物

有效防治“秋燥”, 除了要重視精神調養外, 還可重點在飲食上下工夫, 李豔玲建議, 首先, 應多喝水、淡茶、果汁、豆漿、牛奶等, 以補充水分, 保持肺臟與呼吸道的正常濕潤度。

其次, 要多吃蔬菜和水果。 多數蔬菜和水果性寒涼, 有生津潤燥、清熱通便之功, 且含有大量水分, 果蔬還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B及無機鹽、纖維素, 可以改善燥氣對人體造成的不良影響。 但食用新鮮果蔬一定要適量, 過食或暴食都會影響身體健康。 另外, 新鮮水果含糖量較高, 老年人及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尤須慎食。

再次, 要注意儘量少食辛辣煎炸等熱性食物, 如辣椒、花椒、桂皮、生薑、蔥及酒等, 特別是生薑, 食後容易上火, 加重“秋燥”對人體的危害。